近日,中国东方航空使用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商业首航受到人们关注,航班为旅客准备的精美餐食更是让观者眼前一亮。

据介绍,经济舱的这款叫“五福临门”,主食是腊味煲仔饭,搭配三色水果拼盘、首航特色芒果布丁、巧克力酥饼、牛奶,品类丰富,颜值较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团餐君了解到,C919航班餐食由东方航空食品提供,由东方航空控股的东方航空食品专为航班提供餐食服务。

为积极开拓营收新业务,东航近两年还增设了地餐业务,其特色餐食品牌“东航那碗面”还入驻美团外卖和饿了么两个平台。

从团餐的角度来看,飞机团餐当前市场环境如何?航司内卷下,团餐企业入局还有机会吗?

主要由航司供应,

第三方餐饮公司份额较小

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的航空食品供应商,基本上都由航空集团控股,或由机场方投资设立,少部分由第三方餐饮公司介入。

多数航空公司或通过母集团或通过自身,已在航食供应领域划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例如,首都品机场的主要配餐企业只有三家,第一家是北京航食,由国航集团下属的中翼航空投资公司控股,占了约75%的市场份额;后两家分别是海航控股的新华空港,和机场创立的空港配餐。

东方航空控股的上海东方航空食有限公司从专营航食转型为兼营航食和地餐的企业。东航食品分别获得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和海关部门颁发的《国境口岸卫生许可证》,经营范围由航空领域拓展至商场超市等各类食品流通领域,以“空餐地享”为主题,在地面从事餐饮行业,在全民航领域属于首例。

也有航司选择由第三方餐饮公司介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同时覆盖航空配餐、铁路餐饮、邮轮船供、社会化团餐、休闲食品等业务、打造“海陆空”立体式布局的大型餐饮服务企业,凯撒易食服务过国内外近百家航空公司,并深耕航空配餐及铁路餐饮市场,并不断拓展业务边界,积累了从空中到地面的布局、渠道、生产和管理等优势。

LSG Sky Chefs汉莎天厨是汉莎航空的配餐公司,因为服务好、管理水平高,曾经占据全球航空配餐三成以上的市场份额。海航和川航与汉莎合作,分别合资建设有「川航汉莎天厨」和「海航汉莎航食」,除了海航和川航之外,有些机场也与汉莎合作建设了航食工厂,比如南京禄口、杭州萧山、广州白云等。

总体来看,国内飞机餐市场总体处于供应方较为稳定的状态。

航空公司“抢活”,入局团餐市场

据中国民航局近几年发布的《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20年—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民航运输生产影响的深度和持续性超出预期。其中,2021年,全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529.2亿元,比上年增长21.5%;亏损842.5亿元,比上年减亏187.1亿元。

这三年间,市场需求疲弱、航班数量减少,航空公司财务状况堪忧,各家纷纷出招想办法自救,除了在航旅产品上花心思,也在积极拓展“副业”。

从2020年疫情之初,国内部分航司就开始开拓思路做起副业,海航、春秋航、南航推出空乘人员直播带货,还有的投身开辟团餐业务,当起了“外卖小哥”:厦门航空微信小程序承接航点时令水果等农副产品、各类团餐服务,四川航空上线外卖火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厦航推出各类团餐外送服务,为返工后食堂尚未开放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进行集体配餐。当时推出的正餐套餐有7款,包括招牌榨菜肉丝盖饭、网红黑椒鸡肉盖饭等;点心套餐有3种。四川航空外送“火锅”,推出过“今日下单、明日送达”的火锅包邮外送服务,有248元和448元两档产品,包含了锅底、菜品、油碟和桌布,一应俱全。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如东航一类的航空公司早就开始布局地餐和航餐双业务。

例如北京首都机场旅业有限公司(简称:旅业公司)的团餐保障服务为“悦享航旅”服务品牌下的“悦食萃颐”子品牌(简称“悦食”),由下属京瑞饭店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自2014年起,先后承接了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大兴机场办公楼、首都机场服务大厦员工食堂及首都机场航站楼员工餐厅等9个员工餐厅的管理,为北京“两场”员工提供餐食保障服务。

可以看出,航空公司做团餐虽是无奈之举,但配餐能力却不输团餐企业,但随着航空客运市场的逐步恢复,专业配餐可能会空出一些供应需求,团餐企业可抓住机会,在产品、性价比、口味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