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海南日报记者曹马志
一块污水塘,面积近百亩,曾多年摘不掉脏臭的“帽子”,整天和污水打交道。谁能想到,如今的它,还在原地,却逐渐实现蜕变,摇身一变成为天然牌“净水器”。
从污水缠身,到专治污水,这出“变形记”咋唱好?4月17日下午,海南日报记者走进儋州工业园王五园区探访,这块污水塘就位于工业园区中央地区,如今正在开展生态修复,数十位工人有序施工,一派繁忙景象。
“请专家检测过,劣Ⅴ类水体,水特浑,还臭。”站在塘边,儋州工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运营部长沈成龙一边翻开手机相册中开工前的航拍图,一边和记者说起水塘的过往。这自然形成的水塘存在很多年,曾有人在此搞过养殖,塘上脏乱差,塘内污水流。由于是死水,日积月累,水塘成污水塘。
污水塘俨然是园区生态“疤痕”,又浑又臭,附近居民都绕着走——曾有人建议直接填了,一了百了,也有人说要保护,修复这块“疤痕”?
“开发建设,环保先行。”儋州工业园的建设者很快形成共识,将生态优先的理念贯穿园区规划建设全过程,坚持“不仅要保留,更要保护好”的思路。去年12月,园区启动针对污水塘的生态修复项目,通过生态治水,让昔日的污水塘变身天然“净水器”。
项目施工方中铁市政环境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高志祥告诉记者,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畅通补水……系列举措让污水塘变得水清岸绿,成为活水融入湿地生态系统。为清晰展示焕新后的水塘新功能,高志祥现场模拟演示:污水处理厂尾水 →天然“净水器”,通过水生植物等方式净化降低氮、磷等物质→净化后的水质达标,自然蓄水→通过管道自然外溢至周边河流。
沈成龙介绍,王五园区已吸引京东、深圳盐田港、海南农垦等众多名企项目落户,正加快建设海南高端食品深加工园区。该生态修复项目朝着6月完工冲刺,届时,天然“净水器”将全面亮相。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