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觉 民

主持:邓涛


(相关资料图)

邓 涛

使天下生民稳暖,何惜一身?三尺巾书,肯弃红颜拯赤县;

愿神州玉宇澄清,莫辞百死,满腔剑气,忍将碧血染黄花。

自评:此联本为初学时所作,立意遣词皆平平,红赤碧黄之对,也嫌刻意,实无甚可观之处。

温 本 理

报国志男儿本色,为民主共和,天降雄才难自惜;

与妻书烈士元心,荐黄花碧血,此存浩气但相求。

点评:曾见联者每以用语艰深、立意险怪为能,此联则能稳扎稳打,任清风过岗、明月照江,我自兵来将挡,立于不败。

王 维 灏

凌厉丰城剑,从容楚国囚,好头颅引刀掷地,已化南鹏,必驱北羯;

妻贤嘱以书,父老乞之恕,佳儿女继志成人,愿将捷报,来告徂魂。

点评:此联立足于与妻书,而又能做到生发有度。于妻见情,于父曰愧,于子寄殷切期望,皆安排得体,颇见用心。

王 永 江

疏梅曾点点新兮,何以甘寻常日子,每自念豪情长涌心间,拼将肝胆为中国;

腐政已垂垂老矣,抗之付廿四芳华,然吾知大业必成身后,因有脊梁在少年。

点评:“窗外疏梅筛月影”,读《与妻书》每至此,未尝不临文嗟悼,此联亦信手拈来,举重若轻,于峥嵘之中显出血色浪漫,下结则与林之“少年不望万户侯”遥相呼应,尤令人动容。

莫 非

福州有林家子,有壮举在五羊城,有名关乎七十二数,异代不同时,长太息英雄序前、烈士跋后;

乱世其报国心,其孤贞如一片石,其志量以忠孝义仁,青年循大道,又何妨黑发愧父、白头负妻。

点评:层层推进,娓娓道来,既见碧血横飞、浩气四塞之悲壮,又见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之决绝。于对仗末节亦不轻易放过,端是大家手笔。

田 丽 君

为民主自由故䠀开血路,名勒黄花,是纵头颅肝胆亦不能惜者;

于死生契阔时痛断情肠,书存青史,足令继起后来以一拜酹之。

点评:上言侠骨,下言柔情,黄花、青史,稳切不易。在儿女情长与家国情怀的冲突,小与大的碰撞中,自然而然显出张力。

方 剑 斌

就义不虚同志契;

深情何忍与妻书。

点评:同样是上写英雄气壮,下写儿女情长,不疾不徐,不蔓不枝。因同志契,故义无反顾;因儿女情,故百折千回。无情未必真豪杰,信然。

刘 薇

少年如乳虎;

中国警惊铃。

点评:此联虽寥寥十言,亦能分别从林觉民自身及社会意义阐发,惟扣题不够紧密,若移之陈天华、邹容,似亦无不可。一寸短,一寸险,诚不我欺。

卢 勇

记当时大义争民族民权以先驱,悲歌慷慨、马革尸还,遗墨见深情,痛英雄又怜儿女;

看今日九州亦王臣王土之旧制,正道沧桑、鱼游鼎沸,壮心惭后死,为故国惜此头颅。

点评:就生发而言,此联堪称典范:上联已将侠骨柔情熔于一炉,下联则又另开生面,融入自身的感受与思考,结句尤有南霁云“将以有为”的慷慨,令人击节。

金 锐

一封书言国言家,想当时红泪柔肠,忍抛儿女无涯恨;

廿余载旋来旋去,留满地黄花高草,都作河山未了情。

点评:身已许国,再难许卿,林觉民的伟大,正在于在家与国之间的抉择,这种精神,上承草堂秋雨,下启老山壮怀,一脉相传,正所谓“都作河山未了情”是也。

阁主曰

一个

认真文艺的

公众号

公众号ID:baicangger

关键词: